中国塑料博览会浙江余姚开幕 塑料转型内有乾
第十八屆中國塑料博覽會在浙江余姚開幕,18個國家和地區的塑料行業組織負責人、國內近1500余家企業代表參展參會。博覽會上雲集了全球領先的涉塑産業新産品和新技術,傳遞出塑料産業由“鋪天蓋地”向“頂天立地”深度轉型的信號。
一款薄薄的塑料膜可以隨意拉伸,承載一袋大米也綽綽有余;一張看起來很普通的塑料片,用火燒上10秒鍾竟然沒有絲毫損傷……雖然看似“路人臉”,但不少塑料産品實則“暗藏乾坤”。
誠然,隨著以“薄利多銷”爲代表的傳統制造路徑正逐漸光環淡褪,曆經“野蠻生長”後,塑料這一傳統面孔也迎來神奇“變臉”。
余姚中國塑料城塑料研究院總工程師何傑告訴記者,以前余姚的塑料市場只是從事低端塑料貿易,攤主依靠“倒賣”産品賺差價。隨著利潤空間逐漸被“啃食”,一些小企業才慢慢開始生産自己的産品,以謀求更大的利潤和市場。
“但如今塑料價格競爭很大,高端産品和低端産品的利潤‘天差地別’。比如PEEK這種工程塑料的市場價格高達1000元每公斤,而普通的聚乙烯材料價格則不過是它的百分之一。”何傑說,企業要在材料工藝和制造設備上“雙提升”,才能贏得利潤空間。
正如何傑所言,爲了提升生産效率,不少企業開始在加工設備上謀求“技術轉身”。
隨著機器聲響起又落下,一只只塑料杯在傳送帶上被源源不斷地輸出,整個生産流程一氣呵成。海天塑機集團余姚銷售分公司銷售總監章文學對眼前這台自主研發的“國産化”設備頗爲自豪。
“這台雙色注塑機45秒就能生産兩只顔色不同的杯子。”章文學告訴記者,以前需要兩副模具、兩台機器以及好幾個工人才能完成目前的産量,但如今産品不僅可以一次成型,也能爲企業節省大量場地和時間成本。
章文學坦言,隨著勞動力成本和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曾經“低小散”的塑料行業轉型已成大勢,“以前用機械手感覺很高端前衛,而現在智能化注塑設備的市場需求越來越大”。
爲引導涉塑産業積極轉型,余姚市委書記毛宏芳在第十八屆中國塑料博覽會開幕式上介紹,此次博覽會安排了産品展示展覽、招商引資洽談、行業發展論壇等一系列活動,圍繞“中國制造2025”開設了工業智能化應用技術創新專區,設置了“互聯網+塑料”等主題論壇,將對推動涉塑産業轉型升級起到積極作用。
“涉塑産業是甯波的傳統優勢,經過三十多年的創新發展,逐步形成了塑料原料、塑料改性、塑料加工、塑料機械等一系列産業鏈條。”甯波市副市長王劍侯表示,當前,技術創新已成爲各行業提升發展的源泉和動力,甯波將以舉辦塑博會爲契機,集聚創新資源,激活創新要素,增強創新活力,全面提升涉塑産業創新能力和品牌優勢。
據了解,第十八屆中國塑料博覽會以“塑料智造—新理念·新機遇·新發展”爲主題,展會共設置展覽面積4.2萬平方米,展位2000個,設塑料原料展區、塑料機床模具展區、塑料機械展區、塑模制品半成品展區等4大展區。